银行车商联手 车贷利率降10%期限延至5年 |
作者:台州汽车交易网 |
资讯类别:汽车贷款 日期:2005-12-30 |
|
|
|
凡在今年11至12月份内到赛欧经销商处购买赛欧汽车的消费者,若向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申请汽车消费贷款,利率可下浮5-10%,贷款期限也从原先的1-3年延长至5年,有媒体称此是银行利率“争霸战”的序幕。然而据记者了解,早在今年8月份,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就已率先把汽车消费贷款的利率下调了10%,而且不分汽车品牌均一视同仁,结果一个月内该行汽车贷款额比7月底的余额大增50%。 据悉,由于成绩喜人,广州招行已经决定把汽车贷款利率的优惠时间延长至今年底。与招行广州分行利率下调的动作相比,目前正在全国范围进行的买赛欧车可获中行与工行利率优惠的活动还是显得有点逊色些了,这两家银行的广东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一再强调,这只是银行配合赛欧汽车经销商在促销活动期间内的一种利率下浮,并不等于银行在利率执行上的放开。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人民银行有允许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可上下浮动各10%的政策,但各家银行基本上都没有真正实施过———银行并没有主动把利率下调。广东省中行方面表示,除了赛欧,到目前为止该行还没有为其它品牌的汽车发放过优惠贷款。 近期出现的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利率频频下调的现象,可以说是市场导向的一种商业行为,是车商、银行与保险公司三方共同让利达成的结果:汽车市场在中国入世前后出现了持币待购现象,为抢占市场份额,回笼资金,车商们急于把汽车卖出去;银行储蓄存款不断上升,银行希望把历来是优质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做大;保险公司则乐得有更多的汽车履约保险业务送上门,于是三方一拍即合。 中国入世后,银行业的开放时间表已经公开,相信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步进入,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而银行之间的“利率战”早晚都要打起来。不过,有银行人士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捆绑让利”下促成的利率下调并非是银行的长久之计,国内银行要真正能主动实行利率下调,吸引更多客户,就必须先练好“内功”,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新闻链接 中国暂时不降息? 虽然近期市场对人民币减息呼声日高,但为免贷款利率大幅调低,影响内地银行的财务状况,中国高层已决定暂时不减息。这是《香港经济日报》昨天披露的。 报道引述不记名的消息人士透露,高层决定暂不减息,减息与否仍要留待观察。据了解,中央银行向总理办公室提交了三个减息方案,分别是减息0.25厘(百分点)、0.5厘、及0.75厘。而减息方案中,贷款利率降幅比存款利率降幅大,令当局担心会影响银行的财务状况。 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厘,扣除利息税后是1.8厘。 该报又指消息人士称,当局会否调低人民币利率,关键是看两个数据: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会否大幅下跌1%、或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二是经济数据是否有急剧转坏.9月份中国CPI出现负0.1%,但10月份回升0.2%;因此,当局决定暂时不减息。 |
|
|
返回前页 打印这条信息 |
|
|
|
|